明德尚能,励志笃行--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学子有为青年
发布人:张允志  发布时间:2018-10-22   浏览次数:64

10月22日早晨,汽车系全体学生、班主任及学管老师在系教学楼前集中召开学生思想教育大会,本次大会由学管主任郝旺林主持,党支部书记张允志作主题发言。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当人们为进入新的时代、美的生活而感到自豪时,你们作为当代青年,赶上好时代,有个好时光,所以你们既是幸运的,又是幸福的,为你们点赞!然而摆在我们每个同学面前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,大好的青春如何度过,人生的道路如何走好?

借此机会,我想提四点希望,即立大志、重品行、勇担当、有本领,与大家共享。

第一,立大志

有句古训: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”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勉励青年学子要励志,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。可见,立志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。所以青年学生培养奋斗精神,做到理想坚定,信念执着,不怕困难,勇于开拓,顽强拼搏,永不气馁。人无志向,等于迷途的盲人。作为你们这样年龄,更要胸怀大志,有了志向,人生才能有目标、方向、动力。另外,要规划好人生,包括职业生涯规划,既要有长期规划,又要有中期、短期规划,包括在校期间学习达到什么目标,为什么学,学什么,怎么学,达到什么效果,这些都是大家要思考的,也为就业或升学积累资本,做到好就业,就行业,铸就美好人生。有志者,事意成。

第二,重品行

德,乃人之本,才之率也。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,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,真正做到以文化人、以德育人,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、政治觉悟、道德品质、文化素养,做到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。学校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其建设和管理各领域、各方面、各环节,做到以树人为核心,以立德为根本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提出,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,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踏踏实实修好品德,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。弘扬劳动精神与工匠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,懂得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道理,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、创造性劳动。所谓人才,即先成人,后成才。在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,对于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对素质、知识、能力三方面提出了全面要求,其中德育是首位的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识教育、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,贯穿教育各领域各环节今后用人单位、社会生活最看重的也是人的品德。

第三,勇担当

同学们,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智能时代,互联网+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工业4.0,等等,人工将被智能取代,数字经济引领中国转型发展,这就凸显知识的价值,智慧的作用,意味着将来就业创业乃至二次就业创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。你们在学校承担的是学业的压力,慢慢的你们就会有生存的压力、家庭的压力。但是,我们要清醒的明白,我们承担的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小责任,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的大责任。我们在享受着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,也在为社会的前进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力量。学校小社会,社会大学校。要树立高远志向,历练敢于担当、不懈奋斗的精神,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,做到刚健有为、自强不息。

第四、有本领

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我们要珍惜大好学习时光,心无旁骛求知问学,增长见识,丰富学识,沿着求真理、悟道理、明事理的方向前进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,劳动光荣,技能宝贵,创造伟大。所以职业院校不是一种层次,而是一种类型,国家重视技能人才,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,工匠精神与人才日益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。所以上职业院校绝不低人一等,而是大有前途。这种例子不可枚举,就在我校,也有许许多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成长成才的典型。职业院校不同于中学时代,要做到自我管理,自我教育,自我服务,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,自主学习的习惯,做到想学、会学、学会。养成良好的学风、班风。学风建设事关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,是一项系统工程。今年是我系的学风建设年,我系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牵涉教学、管理、教师、学生等各方面、诸环节,其中,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与对象,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,为我系这一利人利己的学风建设工作作出贡献。每一项事业,不论大小,都是靠脚踏实地、一点一滴干出来的。做人做事,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,眼高手低。不论学习还是工作,都要面向实际、深入实践,实践出真知;都要严谨务实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勤学苦练,苦干实干。求真学问,练真本领,更好为国争光、为民造福,为个人谋个好前程。强健体魄,热爱生活。积极参加文体活动,提高身体素质,保持心理健康;磨砺意志,不怕挫折,提高适应能力;增强安全意识,防止意外事故;关爱自然,爱护环境,珍惜资源。学生的定义,就是学生活的知识,学生存的技能,学生命的意义。同学们通过在校几年的学习,今后不但能够好就业,重要的是能够就好业,为社会做贡献,为个人谋幸福,为家庭分忧解难。

同学们,作为师者和长者,最后送给同学们四句话,即四做四不做,与大家共勉:

1、不做出言不逊、行为不端、我行我素、自控力差的叛逆者、自我者 ;要做明礼修身、遵纪守法、严于律己、友爱互助的好学生、好公民;

2、不做娇生惯养、大手大脚、享乐利己的公子哥、弱公主;要做勇于担当、力所能及、吃苦耐劳、勤俭节约的小大人、新宠儿;

3、不做网络时代、电脑手机的奴隶者、低头族;要做信息时代、为我所用、求知善学的追风者、弄潮儿;

4、不做萎靡不振、浑浑噩噩、自暴自弃的无为者、特困生;要做青春阳光、健康向上、自立自强的有为者、新青年。

同学们,压力与动力同在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,奋斗的青春最美丽!望同学们不枉青春,不负芳华,不虚此生!(文/张允志 图/王明瑞)